高蛋白食用加工型花生品種“粵油79”的培育及應用
?
任務來源:國家科技攻關計劃.省科委攻關計劃、院科技攻關計劃
完成單位: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
主要完成者:梁炫強、李少雄、李一聰、黎穗臨、李康活、覃德斌、周桂元、劉曉津、
張瓊瑛、方先蘭、周秀來、羅姚芬、鄭廣柔、黎秀英、葉明芳、曹干、馮燕盛
起止年限:1990年-2004年
獲獎級別:省科學技術二等獎
授獎部門:廣東省人民政府
獲獎時間:2006年
?
?
主要內容:
?
本項目根據(jù)國內外花生用途的變化趨勢,以及加工企業(yè)對高蛋白、耐貯藏食用加工型花生的需求,通過引進國外種質,輪回雜交,種質創(chuàng)新,核磁共振品質鑒定,定向選擇技術,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技術,和基因芯片技術,成功地克服花生高蛋白育種的技術難題,培育出高蛋白質的食用加工型花生品種“粵油79”。該品種于1999年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,2002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,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(fā)表相關的研究論文23篇,其中在國外學術刊物發(fā)表論文4篇。 經國內外科技查新,“粵油79”具有如下特點:
1、高蛋白質含量:蛋白質含量高達32.47%,是目前國內外育成的品種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花生品種。
2、耐貯藏:油酸/亞油酸比值1.69,是南方花生產區(qū)油酸/亞油酸比值最高的花生品種,即屬高耐貯藏品種。
3、長鏈飽和脂肪酸含量低:高含量的長鏈飽和脂肪酸可引起人體動脈粥樣硬化?!盎浻?span style="font-size:14px;" lang="EN-US">79” 的山崳酸和花生酸的總量僅為3.56%,屬低山崳酸和花生酸含量品種,遠低于國內其它花生品種的平均水平(5%-6%)。
4、加工品質優(yōu):籽仁長橢圓形,種皮粉紅色,色澤鮮艷,無油斑,無裂紋,加工品質優(yōu)良。百果重和百仁重符合食用加工對果(仁)大小的需求。
5、高產穩(wěn)產:在廣東省和國家南方花生新品種區(qū)域性試驗中,“粵油79”的單產均居各參試品種的首位,在南方各省(區(qū))的中試示范均比對照種的增產達極顯著水平。
6、抗病性強:人工接種試驗表明,“粵油79”平均青枯病抗性率87.2%,銹病2.8級,均達高抗水平。采用基因芯片鑒定技術也表明在受病原菌脅迫下“粵油79”抗性基因表達的數(shù)量和程度較一般的品種要多和高。
7、抗逆性強,適應范圍廣:“粵油79”根系發(fā)達,耐旱,耐瘠和耐酸性,除適應水田種植外,還適宜南方旱薄地和酸性紅壤土種植。
應用推廣情況
“粵油79”在廣東省及華南各省中試示范2萬畝以上,平均單產221-390.25公斤,比各地的主栽品種增產12-35%,其高產,高抗銹病和抗青枯病,品質優(yōu),耐貯藏等特點,深受農戶及花生加工企業(yè)的歡迎。從1999年起,該品種先后在廣東、廣西、江西、湖南、海南、福建等?。▍^(qū))進行大面積的推廣應用,于2001年和2002年并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國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廣項目(項目編號:2001EC000269,2002EC000319)和廣東省農科院科技成果推廣項目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至2004年 “粵油79”在分別在廣東,廣西、湖南和江西(贛州地區(qū))累計推廣188.95萬畝,252.8萬畝,73萬畝和56萬畝,合計推廣面積達570.75萬畝,新增經濟效益4.668億元。